馬凡氏綜合征是一種先天遺傳性疾病,由先天性中胚層營養不良影響腦垂體功能而導致的發育異常。
主要為不規則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,表現為全身中胚葉組織廣泛紊亂,以眼部疾患、心血管和骨骼系統發育異常為特征。其骨骼異常表現為身材瘦長,長頭和長瘦臉,手足四肢骨骼細長,手足指趾間蹼,脊柱彎曲,雞胸,關節韌帶松弛,肌肉發育不良。
心血管異常表現為心臟卵圓孔不閉合,房間隔缺損,主動脈瘤和主動脈狹窄等癥。一般男性多于女性。
值得注意的是:馬凡氏綜合征的主要危害是心血管病變,主要侵犯主動脈、主動脈瓣和二尖瓣,常合并主動脈瘤,為致死的主要原因。
馬凡氏綜合征在眼科的表現
馬凡氏綜合征在眼科的異常表現主要為晶體脫位,可發生于出生時或出生后,晶體脫位往往兩眼對稱,脫位可以是穩定的,也可以是進行性的,初期晶體可保持透明,逐漸發生混濁。
在正常情況下,晶體由晶體懸韌帶懸掛于睫狀體上,其軸與視軸幾乎一致。由于先天性、外傷或病變等原因使晶體懸韌帶缺損或破裂,可引起懸掛力減弱,導致晶體異位或半脫位;如果懸韌帶發生完全斷裂,可產生晶體完全脫位。
如晶體脫入前房,接觸角膜內皮可引起角膜局限性水腫;如晶體嵌入瞳孔區,引起瞳孔阻滯可繼發青光眼;也可脫入玻璃體引起晶體過敏性眼內炎等。此外,眼部還可有先天性前房角異常,脈絡膜和黃斑缺損、眼球震顫、斜視、弱視等并發癥。
除了馬凡氏綜合征以外,其他一些先天性疾病譬如同型胱胺酸尿癥、Marchesani綜合征、高賴氨酸血癥、亞硫酸鹽氫化酶缺乏癥、EhlersDanlos綜合征等都可以表現晶體脫位。
晶體脫位的治療
非手術治療
晶體脫位造成視力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如屈光間質混濁、繼發性青光眼、先天性眼底異常等,因此非手術治療只能是對癥治療。對于沒有并發癥的晶體不全脫位,如果晶體透明,大部分在瞳孔區,無并發癥狀,可不考慮手術,治療的辦法是用眼鏡或接觸鏡矯正部分屈光不正,患者的屈光狀態會有兩種情況,必須讓有經驗的眼科醫師和驗光師才能找出患者的較佳屈光度,選擇合適的度數,適當的視力。
由于有晶體區的散光多數是不規則的,往往難以矯正,而無晶體區的光學矯正常有時可獲得較好的效果。如果無晶體區較小,同時前房較深,可用弱的散瞳劑將瞳孔持續散大,或進行激光虹膜切開,增加無晶體區,利于無晶體區的屈光矯正。
手術治療
晶體脫位的治療是困難的。由于并發癥的多樣性,因此晶體摘除術后并不一定能改善視力。因為摘除脫位的晶體比一般白內障摘除風險大,盲目手術可能導致視力的損害甚至視力的完全喪失。因此應慎重決定手術治療。
一般認為手術摘除晶體的適應癥為:晶體脫位嚴重損害視力,尤其是伴有白內障者;晶體脫入前房,引起角膜病變;晶體溶解繼發青光眼;晶體過敏繼發葡萄膜炎;瞳孔阻滯性繼發青光眼;晶體混濁妨礙進行視網膜脫離的檢查和手術。
脫位晶體為過熟期或成熟期白內障,以上情況應立即考慮手術。如果引起的屈光不正通過戴鏡完全不能矯正,也可考慮手術治療。
沒有了!